亚洲国产中文曰韩丝袜,欧美在线观看日韩欧美在线观看,手机看片福利日韩欧美看片,国产区91,亚洲a∨欧美性爱,2016天天操天天日天天,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

  ?您當前的位置: 黑龍江經濟網 > 財經金融 > 銀行保險
科學看待超儲率下降
來源:經濟日報   編輯:鄭偉   2021-11-24 13:16:55

□ 陳果靜

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,三季度末金融機構超儲率為1.4%,是近年來的較低水平。超儲率下降引發(fā)了較多關注,有觀點認為,這意味著流動性偏緊,需要降準予以對沖。然而,超儲率下降這一現象并不能簡單和流動性松緊直接畫等號,需要理性看待其背后的成因。

超儲率,也就是超額準備金率,被認為是衡量銀行體系流動性的關鍵指標。商業(yè)銀行在資產擴張過程中,如發(fā)放貸款、購買外匯、購買債券等,都會在其負債方派生出等額存款。隨著存款增長,銀行須按要求把相應的超額準備金劃轉為法定準備金,由此起到支持銀行資產擴張的作用。

近20年,我國金融機構超儲率持續(xù)下降。2000年一季度,超儲率為6.8%;2012年至2016年,這一水平降至2.2%左右;2019年繼續(xù)降至1.9%附近;今年三季度再度跌至1.4%。

需要看到,超儲率持續(xù)下降有其客觀原因:一是存款持續(xù)增長帶來的規(guī)模效應。隨著經濟增長,金融機構存款余額持續(xù)增加,而日常支付清算所需的超額準備金并不需要與存款規(guī)模同比例增長,在此過程中超儲率會自然下降。二是支付清算和市場效率提高。隨著現代化支付體系建設的推進,資金清算效率提高。再加上貨幣市場快速發(fā)展,也為金融機構流動性管理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融資渠道,有利于降低其超額準備金需求。三是貨幣政策操作機制不斷完善,與市場的溝通更多也更有效。公開市場操作從以前的每周兩次增加至每日操作,反復溝通引導市場主體多關注市場利率等,均有利于降低金融機構的預防性超額準備金需求。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,近兩年,貨幣市場利率波動性明顯降低,較少聽到市場“錢緊”的聲音,這也使得金融機構不必再提前“攢錢”予以預防。四是金融機構流動性管理能力增強。通過開發(fā)流動性管理系統(tǒng),目前大部分商業(yè)銀行已經能夠實時掌握全行的資金往來情況,資金使用效率提高,超額準備金需求下降。

再加上2020年4月央行將超額準備金利率由0.72%下調至0.35%,金融機構吸收活期存款存放央行的套利空間消失,金融機構持有超額準備金的意愿隨之下降,進而使得超儲率有了進一步下降的空間。

超儲率雖然在下降,但近年來金融市場流動性保持了合理充裕,貨幣市場利率持續(xù)平穩(wěn)運行。從國際經驗看,流動性總量高低與市場利率運行的平穩(wěn)性并不直接相關。如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前的常態(tài)貨幣政策時期,美國存款類金融機構超額準備金總量僅為20億美元左右,但這并未影響其貨幣市場利率平穩(wěn)運行。

因此,不能認為超儲率下降就意味著流動性收緊,也不宜將超儲率偏低作為判斷降準的依據。近期,在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(zhí)行報告中,央行以專欄的形式重提超儲率問題,與市場進行了清晰的溝通,其目的在于引導各方正確認識超儲率及其下降的客觀原因,理性看待超儲率下降的現象。觀察市場利率才是判斷流動性松緊程度的科學方法。


黑龍江日報報業(yè)集團主辦
地址: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(qū)地段街1號
版權所有:黑龍江日報報業(yè)集團  黑ICP備11001326號-10  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:23120170002
本網站內容未經許可不能用于其它網站,非授權轉載,本站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