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龍江經濟網(wǎng)訊(王新世 林靜)今年以來,嘉蔭縣大力推進農業(yè)生產托管,通過開展“耕、種、防、收”全程托管服務,實現(xiàn)農業(yè)生產規(guī)?;I(yè)化、科技化、集約化經營,切實提高糧食產量、改善糧食品質、增加農民收入。
“我活了大半輩子,今年的糧食產量最高,我這心里別提多高興了!”嘉蔭縣向陽鄉(xiāng)王家店村吳鳳秋老人激動地說。吳鳳秋老兩口年近七旬,夫妻二人都患有腦血栓,孩子在北京打工。因缺少勞動力,自2021年開始,吳鳳秋夫婦將家里的80多畝耕地托管給本村的學良合作社,從種到收都由學良合作社負責,老兩口當上了“甩手掌柜”。2022年,吳鳳秋托管土地中有45畝種植玉米,40.82畝種植大豆,秋收過后,玉米坰產13.2噸、大豆坰產2.7噸,創(chuàng)歷史新高,分別比同村平均單產高出15%和20%,收入比往年高出一大截,托管讓農戶省心又省力。
同村里像吳鳳秋一樣托管的還有孫忠利家,往年自己耕種,農業(yè)機械設備老舊落后,大豆坰產約2.2噸、玉米坰產8至9噸??粗宓泥l(xiāng)親將土地托管收入增加后,也動了心。今年,孫忠利將家里的118.66畝土地全部托管給了學良合作社,合作社不僅采用先進的農業(yè)機械設備,還有一流的種植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流程。豐收時節(jié),大豆坰產達到3.3噸、玉米坰產達到13.5噸,比往年提高了50%,總收入比去年增加了3萬多元。孫忠利高興得逢人就說,農業(yè)托管就是好,今年多掙3萬多,自己當上“田老板”了,今后就年年托管了。
今年,嘉蔭縣簽訂全程托管服務合同面積12.63萬畝,比上年增長91.95%;托管服務主體達到29個,比上年增加5個。通過托管服務,除遭受水災絕產和減產以外的地塊全部獲得大豐收,糧食產量和品質均創(chuàng)歷史新高。經過數(shù)據(jù)對比分析,實行農業(yè)生產托管后,初步實現(xiàn)了在農業(yè)種植上的“一降三增”。通過農資聯(lián)采直供、規(guī)模化、機械化作業(yè),生產全程成本可降低10%至2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