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龍江經濟網訊(白悅 李良博 記者馬朝林)湯旺縣湯旺河鎮(zhèn)綜治中心通過網格化服務與信息化平臺的深度融合,實現矛盾“預防—排查—調解—反饋”全鏈條管理,構建“三三三”矛盾化解體系,創(chuàng)新“線上+線下”雙軌調解模式,探索出基層治理路徑。
“三崗閉環(huán)”:公共服務流程的標準化再造。設立暖馨接待崗、和悅調解崗、安妥辦結崗,配備專職接待員3名,對訴求進行登記、分流,聯合派出所、司法所、律師事務所等輪駐單位,組建“法律專家+社區(qū)能人”調解團隊,建立科學高效的矛盾糾紛化解流程,按照工作流程圖開展矛盾糾紛化解工作。通過實現矛盾糾紛“受理—引導—調解—辦結”的化解形式,既保障群眾訴求“有人管、管到底”,推動基層治理從“被動應對”向“主動化解”轉變,為維護社會穩(wěn)定筑牢堅實防線。
“三級分流”:矛盾治理的精細化分工。簡單糾紛:依托42名矛調崗(興安社區(qū)25名、文化社區(qū)17名)的日常巡查。目前,網格員化解矛盾糾紛84起,網格化治理在基層矛盾“早發(fā)現、早干預”中的基礎性作用。一般矛盾:“1+3+N”聯動的協同治理模式。以1名調解員為核心,聯合派出所民警、司法所調解員、律師組成調解隊伍,合力進行矛盾糾紛調解。復雜矛盾:各級資源的集中動員。由綜治中心協調溝通縣直部門介入矛盾糾紛化解。通過聯合多部門力量化解矛盾糾紛,引導當事人通過司法途徑解決爭議,并提供法律咨詢、文書代寫等支持服務,在“法治政府”框架下實現行政調解與司法救濟的有機銜接。
“三數賦能”:信息化平臺的精準治理實踐。一是數據驅動的矛盾分析與風險預警。依托伊春市社會治理信息化平臺,整合網格巡查數據、矛盾受理記錄、調解反饋信息等結構化數據,通過設立矛盾調解屋,化解鎮(zhèn)域內矛盾糾紛。二是智慧指揮調度系統(tǒng)的數據整合。配備250英寸大屏,實時顯示網格員位置、事件處理進度、工單等信息。通過動態(tài)調度資源,實現“問題發(fā)現—任務派發(fā)—處置反饋”全流程線上化管理,事件平均處理時長從48小時縮短至24小時。三是線上矛調室的便捷化數字化服務。建立19個線上矛調微信群(興安社區(qū)9個、文化社區(qū)10個),提供7×24小時咨詢與調解服務。2025年通過線上渠道化解矛盾4起,平均處理時長6小時。
未來,湯旺河鎮(zhèn)將進一步深化“共建共治共享”理念,強化數據驅動決策能力,激發(fā)群眾主體性參與,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在數字時代轉化,為基層治理現代化貢獻理論智慧與實踐范例。